期刊信息
主 管: 高等教育教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 办: 教育教学高峰论坛杂志社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958-4272
刊期: 半月刊
投稿邮箱: jyjxgflt@163.com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发表 > 信息详细
解读史上最冷门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米勒
浏览次数:217  添加时间:2024-04-24 10:02:44

解读史上最冷门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米勒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312000

[摘 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人赫塔·米勒在德国文坛虽然享有高的声誉,获奖作品无数,但是却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擅长描写罗马尼亚裔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作品总能从内心出发,并带着较为浓重的政治色彩。本文通过剖析和回顾米勒的成长经历以及代表著作,解读她获奖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赫塔·米勒;罗马尼亚;德国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47-9325(2023)-0056-02                                                            


   1. 引言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一经揭晓,可能全世界的大多数人都在问“赫塔·米勒是谁?” 即使在她的现住的德国柏林,知道她名字的人也不是很多。若不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赫塔·米勒恐怕要很久以后才会为中国人所知。在大陆没有任何译本,在台湾仅有一部作品出版,这位在罗马尼亚出生的德裔女作家在中国的知名度可以说是几乎为零——甚至德国文学专家对她的了解也并不多。但在世界文坛,赫塔·米勒却因为作品描绘了罗马尼亚特殊时期的政治现象和流亡的漂泊无依,而被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这样评价:“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真,描绘了被剥夺者的境遇。”那么这位作家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让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对她青睐有加呢

2. 早期成长经历

1953年8月17日,赫塔·米勒生于罗马尼亚蒂米什县的尼茨基多夫村,父母均是讲德语的巴纳特斯瓦比亚少数民族。在米勒生长的小镇,原本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还算富裕,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些有着德国血统的外乡人生活从天堂步入了地狱。二战期间,赫塔的父亲曾在德国武装党卫队中服役,因此,战后的米勒一家和许多德裔罗马尼亚人一样,遭遇了闻所未闻的苦难。母亲被关入苏联劳动营五年,而米勒自己也是在旁人的冷眼中度过了难熬的青春期。

19731976年之间,米勒在蒂米索拉一所大学修习德国和罗马尼亚文学,与一个追求言论自由、反对齐奥塞斯库独裁的德裔作家团体“巴纳特行动队”交往密切,完成了她最初的文学启蒙。也是在那一时期,米勒结识了后来的人生伴侣,巴纳特行动队的核心人物、青年作家理查德·瓦格纳。

毕业之后,米勒在一家机械工厂担任德语翻译期间,秘密警察曾强迫她充当线人,因不肯合作而被解雇,只得任教于幼儿园和当私人德语教师以糊口,但秘密警察依然没放过她,除经常滋扰她以外,还发出了死亡威胁。

3. 主要著作解读

1982年,米勒以《低地》这部短篇小说集初试啼声。其中《低地》这篇故事展现了罗马尼亚乡村世界中令人绝望的真实环境,透过一个小孩的眼睛,见证农民的残忍个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人性匮乏,从而反映出这个政权的暴虐,而那个小孩就是她自己。从《低地》开始,米勒就运用一种独白的声音,诉说她在这片灰暗乡间成长的经历。

    1986年,她再次在柏林出版了小说《人是世上大傻瓜》,描写一个德裔罗马尼亚农民家庭一心想取得出国护照的艰辛历程。他们面对的农村干部,甚至邮政所长和乡村教师,几乎个个腐败透顶,在其位,谋其私,毫无廉耻地施弄权术,对有心离开这个国家的人索要钱物和性贿赂。最终女儿被乡村教会长老强暴,这个可怜人历经艰辛离开故乡,已经没有足够的心力返回故土。赫塔·米勒强化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沉痛和绝望——家国两殇:国家主义的严密监控、巴纳特山村的宗法恶习;国家发展已经停滞、巴纳特乡村则充斥着死亡气息。

德国出版的两本书重新激起了德国评论界对罗马尼亚德语文学的兴趣。除去其中的政治因素之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即语言。从米勒的小说中,评论家们看到了域外之文化离岛上保存下来的更为“质朴”或“干净”的德语。

1987年,赫塔·米勒与丈夫、母亲一同被驱逐出了罗马尼亚家乡,前往生疏的西德。尽管赫塔·勒离开祖国罗马尼亚二十多年,但是她过往的生活经历却成了她写作的巨大财富和源泉。

    在西柏林安顿下来以后,米勒又写出了《单腿行者》。这部小说细腻而紧凑,主题是流亡外国。米勒小说的故事发生地首次从罗马尼亚农村移至西柏林,其叙述也主要围绕眼前的生活展开。虽然这种变化几乎没有再持续下去,但米勒自此进入了“自传性小说”阶段。较之以往,此书的主人公伊蕾妮与作者本人更为接近,所述虽为西柏林的新生活,却充满被视作外人的苦恼和政治流亡的困境。伊蕾妮离开了“另一个国家”,得到了西德公民身份,她也讲德语,却有很重的口音,而且旧有的文化包袱怎么也卸不下。她漫步城中,感受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细节,脑袋里却越来越乱。“另一个国家”的东西不断出现,阻止她跨越文化鸿沟。她当真得到了自由吗?抑或仍然被过去牢牢捆缚,深陷于异类的状态。作者揪心的字句,表达出依莲妮对故土的眷恋,和小说中对柏林街道不带情感的描写成一强烈对比。

《单腿行者》不仅是小说,也是当时米勒夫妇在德生活的真实写照,展现出作者处于人生过渡期的内心挣扎。这正是米勒的新烦恼——德侨在中东欧多国散居逾两百年,顽强保持着对语言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在侨居国,他们被视为外国人,如今“回国”,竟然还是外国人。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米勒此后的小说背景又转回了罗马尼亚。1989年齐奥塞斯库政权崩溃后,她开始更为直接地描写罗马尼亚的昔日生活及其对个人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个人经验和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原来的隐喻。

1992年出版的《曾几何时,狐狸就是猎人》中,主人公是个不断受到罗马尼亚秘密警察骚扰的女教师,最终由于恐惧而导致自我分崩离析。作品以冷峻而渗透着诗性的语言描述了专制镇压的恐怖、欺骗和被欺骗、背叛和被背弃以及充满绝望的爱情体验:苦涩的继母草,火车站里货车呼啸着驰过,幼童失去了长者,水泥地上,鞋赤脚站立着,橡皮大棒寻找着脊背、头颈和双腿,偶然的落点。皮带上炫耀着手枪、冲锋枪的恫吓、椅子成排地空着。警察们痛打后万分疲倦,警犬狂叫后心满意足。只剩下警官的皮靴巨响,向着出口,警犬随着皮靴,拖着长而无知的腿……

    1994年出版的《心兽》则不仅成了米勒最具自传色彩的小说,为她赢得了克莱斯特奖,其英译本《风中绿李》则荣获了1998年的都柏林文学奖。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与同宿舍的四个大学女生一样,终日忍受怀疑和监视、羞辱性的“思想工作”和商品匮乏的生活,日后进入社会,终于一个接一个地走向毁灭。她不断回忆起自己在乡村度过的童年,往事与现实互相映衬。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作者自己的影子,切身地体验到强权阴影下封闭的环境和无所不在的监视对人身心的摧残,无助的挣扎和觉醒而无法冲出牢笼的悲惨结局。

    1997年出版的《今天我宁愿不见自己》仍然发生在罗马尼亚,与前两部小说共同形成一套三部曲。与前两部中的知识分子主人公不同,这里的女主人公并非具有思想和分析能力的教师或翻译,能够看穿专制当局的阴谋,而是一个普通工人。她的厄运则恰恰在于她对于爱情和个人情感空间的单纯追求,仅仅为此而越出了权力为她规定的界限。这部小说无不呼应着秘密警察对米勒的骚扰,但一如女作家本人,书中年轻女主角没有因为被盯上而气馁,反而更清醒地、全神贯注地应对盘问。小说充满诗性的语言,并透过层层盘问,慢慢堆积起主角的记忆。我们可以在此体验到作者精致的笔触、貌似平静而又令人不寒而栗的画面,感到失去信任和爱的社会的孤独与无望。这套三部曲的成功使得米勒成为世界文坛上公认的优秀作家,而诺贝尔评奖委员们的垂青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然而在米勒作品当中,最抢风头的应该是她在2009年发表的《呼吸钟摆》,这部小说一出版便获得了德国书奖。故事背景设定于“二战”结束时,主人公是个17岁的男孩,他被送到乌克兰劳改营。在斯大林统治岁月,这些曾在“二战”中与纳粹政权合作过的德国人,受尽非人的对待,以大角度描画了这个悲惨的年代。《呼吸钟摆》比早期作品较多着墨于罗马尼亚裔德国公民对纳粹主义的崇拜。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它比其他作品在德国更受欢迎。

简而言之,赫塔·米勒小说的三大特色是:压抑的主题、诗化的语言和断片式的叙述。米勒式的断片风格常见于故事讲述者的回忆,类似于电影中惯用的快速闪回。    

   4. 结论

    十年前,波兰出生的德国人君特·格拉斯在斯德哥尔摩敲响了德国战役反思的铁皮鼓;十年之后,来自罗马尼亚的德国人赫塔·米勒穿着黑袍手拿火把钻进战后欧洲民主的最深渊。诺贝尔文学奖的十年轮回,再次光顾德国,是巧合吗?

  其实,诺贝尔文学奖的欧洲中央论,或者说三人行我必为师的思想仍旧存在,所以评比委员会从感情上很轻易偏向于使用欧洲语言的作家。恰逢德国统一和东欧剧变二十周年,米勒文章中深含的政治内容恰恰迎合了评委们的心态,在这里,艺术价值不是全部的评判标准。

  赫塔·米勒的出现也并非意外,米勒所代表的人群,本身就具有双重的身份——在罗马尼亚,他们是说德语的少数民族;在德国,他们又常被称作是“被驱逐者”或是“外国移民”。作为二次大战中深受纳粹贻害的受害者,他们的德国人身份让其在战后东欧国家遭遇了很多磨难。

  米勒通过她的作品不断地向人们发出响亮的警告,警告人们不要忘记战争的教训,不要忘记自由的代价。而她所有故事中最深刻的一面则是她始终不懈地挖掘着人的内心,尤其是人的灵魂最为丑恶的那一面:人是具备了如何残忍地迫害同类的能力!德语中那句名言“未来必须拥有过去”似乎一直涌动在米勒的字里行间。而她的作品则通过一个个人物的命运不断证实着这一鉴言,告诫人们遗忘的代价和遗忘将会带来的灾难。

除了题材吸引人,出众语言表达同样是助其摘得诺奖的必要条件。虽然质疑和批判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不否定赫塔·米勒在语言运用上的成就。她的德语和一般德国作家不一样,词句搭配很奇异,用的词都很老,具有古典的意味,小说写得像诗歌一样深刻蕴意。的文笔,既有女性的诗意,更具有男性的力量。给我的感觉只有震撼,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有思想和语言力度的德国女作家。

同时,她是个既注重语言又注重形式的作家。作品层次丰富,往往充满了诗意,而那种诗意总带着淡淡的忧伤,呈现出一种残酷的美。语言的精炼和细节的力度在她的作品中极为突出。句子简约,冷峻,富有张力。而小说中那些精致的细节充满了冲击力、感染力和无限的意味。读她的小说,我们能强烈地感觉到她的诗歌写作背景。有些小说简直就像散文诗。可以说,她既是小说家,又是诗人。

    关注自由民主、关注移民话题、关注跨文化、跨民族的社会问题俨然已经成了诺贝尔文学奖衡量文学家成就的新尺度。不难看出,作为“边缘人”的米勒,为何能够受到瑞典人的青睐。

 

作者简介:刘莎(1983- ),女,浙江绍兴,研究生,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德语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夏榆. [诺贝尔2009]诺贝尔文学奖得新女王赫塔·米勒[N]. 南方周末, 2009-10-14.

[2] Herta Müller. Atemschaukel[M]. München: Carl Hanser Verlag, 2009.

[3] Herta Müller. http://de.wikipedia.org/wiki/Herta_M%C3%BCller[OL], 2010.

 


 

Interpretation of the most unpopular Nobel Prize winner —— Herta Miller

Liu Sha

Zhejiang Yuexiu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312000

Abstract: Nobel Prize winner in Literature-German Herta Miller in the German literary world enjoys a high reputation, numerous winning works, but it is not known by most people. She is good at describing the experience of Romanian Germans in the Soviet-Russian era, and her works can always start from the heart, and with a strong political color. By analyzing and reviewing Miller's growing experience and representative works,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underlying reasons for her award.

Key words: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Herta Miller, Romania, Germany

 


友情链接
大众文艺    学周刊   
Copyright© 2009 教育教学高峰论坛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2026521号-2
注:本网站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优质资源共享,没有用于商业行为,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