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结合教学理念 提高培养质量
——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例
冯郭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变,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和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促使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高等学校课程改革与创新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我国开设较早的本科专业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形势不断变化,人才需求呈现出高素质、多元化和复合化等特点,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例,探索强化四结合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水土保持;荒漠化;四结合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47-9325(2023)-0076-02 [收稿日期]2023-01-15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应当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必须强化四结合教学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注重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推进专业建设
新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基于此,高校要想满足行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必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促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建设,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科建设的目标,促进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的对接,必须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建设。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依托区域和行业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专业。因此,学校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规律,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设置和改进教学方法。
二、注重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在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讲授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还应渗透创新创业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学术沙龙、撰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等。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还应重视与学生合作交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已接受过较多的实践技能训练,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应将实践教学纳入日常教学计划、考核体系和学分标准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立实训课程体系,逐步形成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模式。同时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论坛、专业技能大赛等,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
三、注重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相结合,加强课程体系改革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师资水平等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机会,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要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特点与优势,增强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近年来,随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生源的变化和本专业的发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内容已从传统的“三大水”(土壤水、地下水)扩展到“三大土”(土壤、黄土高原土石山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为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主要围绕土壤、黄土高原土石山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防治开展。主要内容包括:
四、注重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促进教师科研成果转化
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学相长”是一种可持续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科研成果往往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科研成果,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研究课题项目或科技创新活动,并根据研究项目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的高水平学术团队。教师可以在课程论文写作、科研训练项目申报、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与考核。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教师研究方向和学生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组成科研团队开展合作研究。各团队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相互交流学习经验,探讨学科发展方向,分享各自的学术成果和科研经验,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和知识面、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通过与科研团队成员合作开展实验研究或探讨技术问题等方式,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而且能够有效地将教师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和锻炼平台。教师要将自身的研究成果及时地介绍给学生,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五、注重与培养计划相结合,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和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包括主干课程体系、知识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内容。该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应当与培养计划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使学生毕业时不仅能够胜任本专业的工作,而且能够胜任其他相关行业或部门的工作。为此,要将核心课程设置作为培养计划的重点,合理安排课程顺序,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在注重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等设置的基础上,注重增加应用性强的学科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
六、注重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参与创新创业大赛、设计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要重视将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与专业教学计划相结合。如,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内容,将创新创业意识教育、科技竞赛、专业实践、创业教育等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中,丰富专业培养方案内容。结合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和课题研究。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组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设计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适应社会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全报,卜春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教融合--基于目标导向的特色化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3).DOI:10.16750/j.adge.2019.03.005.
[2]杨超,徐天伟.知识生产模式转变背景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创新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4).DOI:10.3969/j.issn.1003-2614.2018.04.023.
[3]李征博,曹红波,郑月龙,等.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运行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11).DOI:10.16750/j.adge.2018.11.011.
[4]焦炜,李慧丽.教育供给侧改革视野下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18,(1).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1.025.
[5]沈岩,秦颖超,高彦芳,等.推进综合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提升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2).5-8.
Strengthen the four combined teaching concep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 Take the specialt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as an example
Feng Guo group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74
Abstract: In the new period,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changed from elite education to popularization. The adjustment of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talents have promp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o as to meet the dema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r high-level specialized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enhance their social service ability and develop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The major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s one of the earliest undergraduate majors in China. With the changing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ituation in China, the demand for talents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quality, diversification and combination, which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talents i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professionals. Taking the major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training,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the four combinations,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ode,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etting and improving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desertification; four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