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德教育视角下中国近代史教学研究
阮 琪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历史学科作为社会学科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能够为人的精神世界提供认知素材。在我国教育环境中,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些人格塑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而中国近代史由于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大多都将这段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加强对本民族文化认知以及树立爱国情怀、民族意识和精神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我们实际教育活动中,深入探求中国近代史的道德教育价值,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本文围绕着中国近代史的独特教育性,基于道德教育视角,对中国近代史道德教育教学研究问题作出探讨。
[关键词]道德教育;中国近代史;教学;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47-9325(2023)-0039-06
引言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一直以来,我们认为学习历史可以从中吸收经验和教训,可以警醒自身,可以避免犯下错误,可以取得进步,也可以获得成功。这就是历史的独特魅力。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的历史。我们纵观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史教材中,不仅仅能够教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还有一项重要作用,那就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用中国近现代史对学生进行思想德育教育是有着优势的。在开展近代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充分合理利用这项优势,将思想道德教育贯彻其中,通过简单生动的讲解,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道德情操。
一、中国近代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教学始终处于党所领导的地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立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之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符合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和创新,才能凝聚民心,完善个性,发展人力,培养人才、谋利益是工作的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教育大环境中,要求学生不只是单纯地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学生有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素养。我国不断加大德育教育力度,通常情况下,学校德育教育主要分为五部分,分别是政治素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民主与法治素养,爱国主义教育。中国近代史教学,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很好的教材[1]。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学历史,但我们应该不只是学习对历史的理解,说明和判断,而应该在对历史的研究上,把社会主义核心观作为正确价值导向来学习,让人懂得辨别是非、扬善去恶。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停笔,这是一部中国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血泪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追求国家独立和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的战斗史。在近代史日常教学活动中,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其中,为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开拓了新的途径。学习这段历史,就是要不断从中汲取教训和学习经验,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在学习近代史时,是充满辛酸和血泪的,同时也是充满激昂和希望的。学生在学习近代史时,不仅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也能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树立起爱国主义思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更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各国文化和世界历史,对了解当下国际形势有所帮助,打造新时代需要的新人才,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加快推进了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
二、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现状
随着现如今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落实到位,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不再只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能力,而是将教育重心投入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层面上。学校教育作为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而学校则是培养学生的基地。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为学生打造充满正向价值、能树立人生观的良好环境,重点强化学生道德教育素养的培育过程,让学生能够学习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同步进行。然而,并非所有学校的教学活动中都如此践行,仍然有许多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着问题。
例如,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教师更注重学生的成绩是否达标,在课堂教学上更注重历史知识的讲授,他们认为试卷上的分数更重要,而现实中的德育教育并非要紧,从而导致在课堂讲授教学过程中只会死气沉沉,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联系,这是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教师教学形式流于表面,学生也难以真正的融会贯通;还有一些教师教学方式落后保守,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教学融入自己的教学方法当中,有的教师十几年不曾更换过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也是老一套,时代在更替,而教学方法却不与时俱进,教学思想也处于陈旧状态,教学成果自然会受到一部分的限制。教师无视学生的思想感情与真实体验,造成思想道德教育效率十分低下,学生无法将实际与理论联系起来,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处于主导作用的,而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中,有些教师完全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学环境中,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自身素质是否达标,能否对学生起到正面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起关键作用的。一些教师缺乏对历史知识的深入了解,不去挖掘历史知识中包含的内涵,自身都如此,又如何为学生做好榜样工作,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无法起到良好作用。无法很好带领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正确积极的教学内容。同样,在近代史教学过程中,无法完全发挥思想道德教育意义也有来自环境的压力。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历史是高中文科中划分的科目,不属于理科的学习范畴,不重视自然也不会得到发展,而我国的家庭教育水平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家庭环境不能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历史学科甚至在某些家长眼里并不重要,不过是“随便”的学科而已[2]。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产生的负面情绪难免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学习历史知识缺乏兴致。社会的不重视,教师的消极作为,学生自身没有兴趣,近代史
三、如何践行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
(一)教师的言传身教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相当重要,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道德模范作用。学生的认知会不由自主地被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谓“育人先正己”,只有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为学生树立起榜样的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互联网+发展至今,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的外部助力逐渐增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积极主动作用多媒体教学,一味地教师讲解并不足够填补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运用互联网+多媒体教育,为教学活动增添新的色彩,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不仅仅是只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学习,还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可以合理作用一些爱憎分明等颜色鲜明的感情色彩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思想方向,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带领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和判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的投入,从中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
(二)课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
1.探索鸦片战争后救国救民道路的爱党教育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被外国列强入侵,“此诚危急存亡之际”, 一部分中国人接受了先进思想的学习,他们开始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最开始的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师夷长技以制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失败后,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抗争[3]。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变法展开,探索过君主立宪制,又迎来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终究仍然失败了,直到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传到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华大地,最终中国共产党将中国革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属于中国的全新道路,从此带领着中国人民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反帝反封建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这段中国人民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历史很曲折,但最后我们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了民族解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精准解析中国共产党在救亡图存运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抗日战争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创造出了独特伟大的民族精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直到1945年9月2日结束,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在这段历史中,面对外国的残忍入侵,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中华儿女挺身而出、敢于牺牲。伟大的斗争会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会继续推进伟大的事业。我们的教学活动始终是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伟大的抗战精神作出深入阐述,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抗日战争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抗日战争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学习,对抗日战争精神的了解,触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共鸣。
3.两党合作统一战线的民族团结教育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就在不断对外抗战,中途经历了许多波折坎坷,三番五次的对外抗战与道路探索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内部的不团结是导致最终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始终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战线。而后,为了挽救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党合作建立起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战线,这是北伐战争得以胜利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保障,最终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4]。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情侵略作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同抗日,团结一心,一致对外,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活动中应该着重讲解这两次国共合作,深化“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让学生深入了解到民族的大团结是能够让中华民族能够立足于不败之地的基础条件,激发学生的民族团结精神。
4.红军长征历史下的坚韧不拔精神教育
红军长征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件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翻过了雪山,走过了草地。短短两年内辗转走过14个省份,翻过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用脚丈量了二万五千里行程,终于相继三大主力会师,从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在教学活动中,要深挖红军长征故事,带领学生共同学习红军们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教师要引领学生学好长征精神,并运用于实践之中,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学习长征精神,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敢于斗争的思想精神。
5.学习历史优秀人物,培养思想道德品质
由于中国近代史的历史特殊性,在这段国家落后的历史时间中,我们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处境。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人物榜样。从鸦片战争后,不断有许多具有先进民主思想的革命人物,他们前仆后继,有的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例如虎门销烟林则徐,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秋瑾,号召新文化运动的陈独秀和李大钊先生,文笔犀利的鲁迅先生……各个领域的优秀人物数不胜数,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历史优秀人物,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利用历史先进人物对学生展开品德教育,学习先辈的高尚品德,促进学生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修养。
6.利用社会实践教学营造思想道德教学氛围
教学活动不能仅仅是学校课堂上的单一教育,还需要利用社会实践。思想道德教育也是同样需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通过实践教学,是将教师在讲台上所讲的内容进行活学活用的体现[5]。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认知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去用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认知,利用观看历史影片、纪录片、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活动旧址、清明节为烈士扫墓等等这样的实际活动,带给学生最直观最真实的体验,深入实践活动中也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项教学环节。课本上的历史和英雄终究无法述说,利用社会实践和活动,让学生和历史有最亲密的接触,与历史英雄人物对话,丰富学生获得德育教育的途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将道德教育融入中国近代史的教学活动中。
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历史教学有帮助学生培养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历史知识,更要在历史知识中深入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这对学生能起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作用,也是学生德育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中国近代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的奋斗史,值得我们所有人深入学习。为了更好地在历史教学中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其中,需要教师拥有积极提升自我的向上心态,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吸取经验,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用言传身教的办法向学生传播知识和引导思想。同时,社会中也要营造出更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一定能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好发展。
作者简介:阮琪(1999.01.20- ),湖北十堰人,中国地质大学本科。
参考文献:
[1] 修丰义, 秦福强. 近代报刊史料与中国近代史相关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1(1):4.
[2] 赵玉岩.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基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浅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8):1.
[3] 简小烜. 文化自信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路径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 2020, 41(8):5.
[4] 董烈霞, 钱鑫, 曹永志. 基于叙事的德育课程表达及教学策略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2, 38(7):6.
[5] 权春燕. 基于道德教育视角下中国近代史教学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4):3.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education
Ruan Qi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As an indispensable discipline in the social discipline, the history discipline can provide cognitive material for people's spiritual world. In education environment in our country, the history education in quality education some personality into and cultural influence of basic role, and Chinese modern history because of its unique education value, the education career in our country, most of the history teaching as cultivating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culture cognition and set up the patriotism,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spirit of an important way. Therefore, it requires teachers to deeply explore the moral education valu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n our actual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to the actual teaching activ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unique educational natur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a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teaching and teaching activ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