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创新引领路径研究
许宸玮
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 要]在“互联网+ +”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背景下(以下简称双背景),创新引领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途径是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方针,心系民生,关心三农,妥善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创业就业难的问题,在双背景下如何把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的人才需求有机联系起来是切实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创业就业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支撑三农发展的关键,本课题以乡村对引入人才的需求为主要依据,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分析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与乡村引入人才需求的契合点,创新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引领途径,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质量、有能力、有内涵、有知识的新时代大学生促进我国三农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互联网++;大学生价值观;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47-9325(2023)-0039-06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建设好新农村,发展新好农村,拓宽农村人民收入渠道,增加农村人民经济收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各单位都要投入其中,结合各单位的特色,发挥特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高等院校,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全力以赴,积极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振兴乡村,提供应有的高素质人才。在互联网+信息科技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唯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担负重任,使农村这个广袤且未得到大规模开发的资源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步入国际。因此,正确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的创业就业精神,培养具有振兴乡村价值观的大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现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方式进行创新,使其大学生价值观趋向于振兴乡村方面。
本文本以乡村对引入人才的需求为主要依据,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分析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与乡村引入人才需求的契合点,建立行之有效的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引领途径,进一步解决大学生对理解党和国家乡村工作政策的能力、学生综合能力接轨、工作技能等这些未深入探究的问题,提高我国人才兴农、科技兴农的整体建设水平,促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一、乡村战略实施过程中人才振兴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新时代大学生拥有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创新精神,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将大学生人才融入到农村发展中,引导广大农村弘扬公序良俗,服务群众,培养当代大学生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的责任感与意识感,从而发挥大学生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的作用,用自己的知识力量与浓厚历史底蕴的乡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碰撞,一定会产生新时代的火花。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我国对农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大大提高,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高能力与强素质的人才,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素质要求
1. 思想政治素质:
在新农村建设关键时刻,青年大学生投身三农建设是党中央鼓励支持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途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要面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为此能够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过硬的政治思想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高素质人才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骨干,关系着基层党的先进性;是党和政府决策指示的最终承载着,直接影响着农村政策的落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直接主导者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是农村政策的直接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在政策落实上有着至为关键的作用。那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就是要具有热爱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意识,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乐于为农村贡献力量。
2.知识素质:
要想真正的在双背景下发展,对人才的知识素质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人才的知识素质不仅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现代科技知识,还包括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了解。
青年大学生要努力学习文化课知识和所学专业知识,以备在农村工作中的不时之需。只有具有相应的文化课、专业知识才能发现机会,才能抓住机会,让人信赖,更好地带领大家致富。科技强国,实业兴国。现代科技知识是拓宽农村市场的一个重要渠道,“互联网+”为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技术是发展龙头,既能将农村市场打开又能提高农村干部的自身能力。同时,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想在农村这个大舞台有所发展,真正的为当地的各项发展出一份力,就必须要了解当地的文化,融入到当地的人民群众中去,了解当地人民的所想、所要、所需,切实的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知识素质不仅是农村工作岗位的需要,而且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自己以适应将来岗位变换的重要一环。
3.身心素质:
农业是艰苦行业,大学生投身三农发展,要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不仅要锻炼强健的体魄,还要培养健康的心态。在促进农村发展的活动中,不仅要能胜任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同时还要有扎根农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愿,更要积极向上,经得起考验,能够适应现代农村生产生活的节奏,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新时代大学生要想在农村工作中大有作为,就要有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判断事物的本质,选择最佳方案的能力,就要做到:深思熟虑,运筹帷幄;快准狠;排除干扰,控制局面,不计较个人得失;敢于创新,勇于创造等。
(二)能力要求
1.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农业是潜力巨大的产业,而当今现代科技也在迅速的发展,农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正在步步深化,大学生想要在三农发展中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工作能力,就要具备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大学生在投身农村时,要主动的学习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科技的发展,使得互联网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各种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业余时间,在网络上学习与创新相关的知识,不断地了解农村的变化和动向,不断地积累知识,捕捉市场的信息,进行果断决策并通过实践活动将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能力,在一点一滴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2.经营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快,我国农业生产正朝着产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加强三农建设就要求大学生要树立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观念,要善于发现全球的农业问题,捕捉全球的农业信息。在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机遇,具备现代商品的经营意识和市场化的观念。大学生在农村工作中,要认识到农业领域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结合当地资源发展情况的背景下,积极开创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比如:共享农业、互联网农业等,针对一些可以开发旅游资源的农村,还可以制定旅游发展规划等。
3.运用法律的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5]
农业发展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兴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就要充分发挥法治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1]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三农建设的过程中自己知法懂法,运用法律;同时将这些法律知识运用在工作中,在农村进行普法宣传,运用法律维护三农的合理发展,督促农民进行合法经营,为壮大集体经济和带动农民增收提供法律保障等
4.科技转化能力:
目前我国农业正在不断地发展,过去的小农经济思想能够发挥的作用已经很小了。想要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而这就要求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农业生产要想高效有序,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科技转化率很低(国外一般为70%—80%,而我国为30%—40%),因此,大学生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要做到人才下沉的同时,科技下沉,提高自身的农业科技转化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将靠天吃饭演变为科技兴农,科技富农,让科技为三农发展发挥力量,提供新动能。
二、新时代大学生的现状
(一)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养包含很多,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2]。而爱国主义着重突出热爱人民,科技的进步是提高全民生活水平的润滑剂,为此优秀的人才一定是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大学生大多都处于养尊处优的环境中,在思想上,行为上基本上都是我行我素,在好环境,高回报的面前,有种非常流行的口号是“到城市去,到海外去,到钞票最多的地方去”。这不得不要我们引起重视啊,试问“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精神都去哪里了?科学教育奠基人洪堡说过:“大学最大的成就在于使大学生能够在人格上、道德上得到完善。”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健全的人格和奉献精神 ,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代大学生也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才会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取向,从而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专业素质
新时代的专业要求是指厚基础,宽专业,重应用,由于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各项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旧的知识技能不断被新的知识技能所代替,致使新时代大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在毕业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过时,然而大学期间必须要将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扎实,搞清楚来龙去脉,摸索透彻其原理,学会并实践学习方法,这些原理和脉络以及学习方法将是相对不变的知识。只有扎实的基础,很强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发挥知识能力才有后劲,扩宽知识面才有保障,才能更好的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从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和考研情况来看,专业知识学不透,对工作的期望较高,不能正视自身问题,不懂提高自身,不懂让自己身怀绝技,将“打铁还需自身硬”停留在嘴边。为此专业知识不扎实,学习面窄,不会应用成为新时代大学生一个普遍现象。
后期过去,高等教育文理分家,理工分校,专业面狭窄。在科技、经济、社会之间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只有专业技能显然是不够的。我们今天所说的专业素质的要求是:厚基础,宽专业,重应用。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代替旧的知识和技能,致使大学生所学到的东西很可能在毕业后工作不久就过时了;而基础理论知识研究进展较慢,所以大学里所学的专业能享用终生的只有基础理论中某些相对不变的知识。今后大学期间的学习实际上主要是学习基础理论,熟悉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自学方法。基础学得扎实,自学能力强,就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发挥专业技能就有后劲,就有利于拓展知识面,就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社会现实需要看大学毕业生在劳务市场择业也不可能局限于专业对口,也存在非定向性的特征。美国的大学生毕业后不一定马上从事本专业工作,有的一辈子也从事不了本专业的工作,有的经常变动工作 ,兼做多专业工作。我国现在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今后就更不足奇了。因此,高等教育要妥善处理好培养“专才”与“通才”的关系,在培养“专才”的同时,要注意抓好“通才”教育,使大学生除了具有较深的专业外,还要有一个相对广博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发挥人才的作用,为社会所用。
三、引领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创新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深入乡村,了解基层,不断砥砺意志、磨砺素质,增强“三农”知识与技能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思考人才振兴的基本思路,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大学生乡村振兴知识文化背景,培养大学生服务农村,服务基层的意识,积极引导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实践中。高校可以设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课学习小组,组织集体学习,与当地党支部、企事业单位共建,联合开展座谈交流等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促使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中[3]
(二)完善高校大学生“兼任农村基层团干部”激励机制
自《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暂行规定》实施以来[4],各省、市、县(区)结合地域特色在辖区乡(镇)团委、在行政村和农村相继灵活设置了农村基层团组织岗位,这对“开发农村广袤资源”的起步时期具有战略意义,高校完善“兼任农村基层团干部”激励机制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兼任农村基层团干部热情不够,干劲不足,毅力不强,定力欠佳等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从青年大学生中培养一批爱农村,爱农业,肯用功,肯吃苦,用真情,用真心,勇于创新的农村基层团干部的基础保障,是切实为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社会主义共青团员提供平台的有利方式,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政府和高校绝不会让想干事的人既流汗有流泪,做好人员的保障工作,意识在乡村发展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愿意留守且扎根基层致力于乡村振兴。
(三)建立切实有效的大学生科技下乡实践基地
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中的中流砥柱,中流砥柱顾名思义是要深入学习党中央的相关政策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如果不能准确理解政策精神,则无法将有效的资源合理利用,致使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因此,高校通过“寒暑假科技下乡”科技下乡的契机与农村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形式对乡村振兴的实施贡献聪明才智,以“传帮带”的模式将“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传承下去,杜绝出现“断层”、“隔代”等现象,打造一院一品牌,一队一服务点的先进典型,将科技下乡持续定点进行下去,切实加强乡村与高校的联系,形成服务乡村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热潮,让大学生科技下乡实践基地成为大学生爱上农村的捷径,发扬“五四”精神的重要阵营。
(四)提升大学生探究自身专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性的能力
大学是一个多元化的,个性化的集体,是培养思想意识敏锐、综合素质过硬、能力较强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阵营,在乡村振兴和“互联网+”背景下,在新时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作为青年大学生,要学的东西过很多,可谓是量大时间紧,那么高校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生们怎么学,一个合理的规划,一个系统的学习构架和寻找相关性的能力是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例如,高校可以以绿色环境、生态宜居,商务管理等专业背景,探索专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性。
四、结论
双背景下,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三农问题的发展,是时代所需也是我国国情之要。乡村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新型农业职业人员的培养,都离不开先进技术和先进人才的支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不断地转变思想,增强乡土情怀,学好专业知识,努力发展自身,培育自身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投身于乡村事业,服务于乡村社会,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大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发挥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关于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18):71-76.
[2]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强调,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坚守人民情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01):5-7.
[3]王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对于乡村人才振兴的战略性价值分析[J].乡村科技,2019(27):59-60。
[4]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暂行规定[N]. 中国青年报,2020-11-16(001).
[5]宋岩,吴秋寒. 中央1号文件:全国各级政府要编制乡村振兴战略[C]新时代学刊2018年第1辑(总第1卷).,2018:14.
Research on the leading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value innovation in the new er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Xu Chenwei
(Hanzhong 723,000)
Abstract: Under the dual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double background), Innovation leads th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is to implement the party's policies and guidelines, Heart about people's livelihood, Care for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Properly solve the problem of college difficulty in starting businesses and finding jobs in the new era, Under the dual background, how to organically link th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with the talent demand i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ic plan (2018-2022) is the key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and introduce high-quality talent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his topic is mainly based on the rural demand for introducing talents, Aiming at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Analyzing the converg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demand of rural talent introduction, Innovate the leading way of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in the new era, Cultivate a group of high quality, high quality, ability, connotation, knowledg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ternet +; college student value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