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
期刊信息
主 管: 高等教育教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 办: 教育教学高峰论坛杂志社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958-4272
刊期: 半月刊
投稿邮箱: jyjxgflt@163.com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发表 > 职业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构建
职业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构建
浏览次数:0  添加时间:2025-08-25 10:41:03

 职业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构建

薛辉珍

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 淄博 255314

[摘 要]在国家“双高计划”的引领下,高职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等挑战。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本文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深入探讨了职业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构建。该体系旨在通过知识贯通、能力贯通、素质贯通以及技能渗透,实现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深度融合,为职业院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将从体系构建的背景、必要性、具体内容、实施路径及效果评估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7-9534(2025)-0064-28 [收稿日期]2024-12-2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构建符合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职业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贯通与渗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该体系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二、职业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性

当前,部分职业院校在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目标模糊的问题。一些院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些院校则过于强调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种目标模糊的现象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的不完善性

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也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一些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过于陈旧,难以跟上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另一些院校则过于注重课程的实用性,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此外,部分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缺乏系统性、连贯性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也是当前职业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之一。一些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些院校虽然尝试采用项目式、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构建的背景与必要性

(一)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职业院校必须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该体系强调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贯通与渗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必要性

1.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该体系的构建,可以实现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

2. 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当前,就业难、创业难已成为制约职业院校毕业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通过该体系的构建,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创业环境。同时,该体系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资源和支持,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

3. 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通过该体系的构建,可以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和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一)知识贯通

知识贯通是指在专业课程中,实现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贯通。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知识贯通:

1. 开设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需求,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历史与文化基础课等通识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 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

在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例如,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可以引入创新创业案例和创新创业项目,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过程和方法;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可以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课程,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

学科交叉融合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职业院校可以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开设跨学科课程或综合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提升综合应用能力,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思路。

(二)能力贯通

能力贯通是指通过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融合,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等综合能力。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能力贯通:

1.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职业院校可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如创新创业导论、商业计划书撰写、市场营销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这些课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资源和支持,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

2. 实施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通过项目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技能。职业院校可以在专业课程中实施项目式教学,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中的工程项目设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的汽车维修项目实训等。这些项目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 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职业院校可以积极组织创新创业活动,如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训练营等。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和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实践能力。同时,这些活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资源和支持,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

(三)素质贯通

素质贯通是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素质贯通:

1.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院校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和行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还可以根据行业需求和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职业院校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和企业导师。这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和方法。同时,还可以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交流,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和水平。

3. 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职业院校可以完善评价体系,将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成果纳入评价体系中。通过评价体系的完善,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和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成果质量。

(四)技能渗透

技能渗透是指将专业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二者有机融合。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技能渗透:

1. 优化课程设置

职业院校可以优化课程设置,将专业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例如,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可以设置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等理论课程,同时开设机械设计实训、机械制造实训等实践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2. 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知识。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和就业创业资源。

3. 开展技能竞赛

技能竞赛是检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职业院校可以积极组织技能竞赛活动,如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赛、汽车维修技能大赛等。这些竞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挑战平台,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竞赛活动选拔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为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五、“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组织领导

职业院校应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负责“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的规划、实施和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应由校领导、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创新创业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政策支持

职业院校应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的实施目标和要求,为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政策保障。同时,还可以设立专项经费和奖励机制,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工作。

(三)加强师资培训

职业院校应加强师资培训和学习交流工作,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和水平。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强师资培训和学习交流工作。同时,还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科研项目等活动,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经验。

(四)推进产教融合

职业院校应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工作,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培养人才、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推进产教融合工作。同时,还可以邀请企业导师参与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指导和支持。

(五)完善评价体系

职业院校应完善评价体系,将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成果纳入评价体系中。可以通过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评价等方式完善评价体系。同时,还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成果。

六、结语

职业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构建,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更是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通过打通学科界限、融通理论与实践、贯通学习与工作,以及将创新教育渗透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我们致力于培养出具备扎实技能基础、良好创新思维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这一课程体系的构建,既是对职业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索,也是对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创新。它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们将继续深化“三通一渗透”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具备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我们相信,通过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为我国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共同谱写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吴德平.职教创新教育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2).DOI:10.3969/j.issn.1674-893X.2010.02.014 .

[2]吕金梅.互联网++”时代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6).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hree links and one penetration" for training skilled innovative tal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Xue Huizhen

Zibo Vocational College, Shandong Zibo 255314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ational "double high Pla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ushered i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insufficient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weak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deep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links and one penetration"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killed innovative tal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system aims to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ntent through knowledge, ability, quality and skill penetration, so as t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skilled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background, necessity, specific content, implementation path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skilled innovation talents; three links and one penetrati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未命名__2025-08-25+10_43_03.jpg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9 教育教学高峰论坛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2026521号-2    XML地图   TXT地图
注:本网站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优质资源共享,没有用于商业行为,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